青光眼的病因除了眼部解剖结构差异和遗传方面缺陷外,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中也起着重要作用。随着研究的进展,青光眼患者的心理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,而临床治疗模式也逐渐向生物-心理-社会模式进行转化。
针对青光眼患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心理干预。
1、支持性心理治疗
患者及家属需与医护人员加强沟通,家属及医护人员需耐心倾听患者倾诉并适时鼓励,消除患者的恐惧和悲观情绪。
为患者科普青光眼知识,让患者了解青光眼的临床症状与表现,青光眼的药物治疗、手术治疗及手术安全性,青光眼的预后情况等等。让患者明白只要积极配合治疗,青光眼也是一种可防可控的眼部疾患。了解疾病才能帮助患者放松心情、自我减压,增加患者的治疗依从性。
2、自我放松训练
青光眼患者容易产生焦虑、烦躁、紧张、恐惧等情绪,患者需要进行自我放松训练,预防或减少这些不良情绪的产生。例如进行有节律的深呼吸,仰卧,处于安静舒适状态,每天听轻音乐,鼓励自己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,放松心态;尽量减少过度兴奋、悲伤、情绪激动、紧张等剧烈的情绪波动,做好自我情绪管理。
3、认知疗法
认知疗法也是青光眼心理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。其具体技术主要是识别患者自动产生的负性的想法和观念:当负面想法或观念产生后,治疗师和患者共同讨论、检验这些负性的想法和观念,识别和改变导致负性想法及观念的先入性假设,帮助患者改变行为习惯和方式。通过渐进性放松训练等手段教会患者如何应对自己的不良想法,并从根本上预防不良观念的产生。
4、药物治疗
有很多青光眼患者同时合并有焦虑症或抑郁症,患者、家属及医护应该识别这些疾病的存在,定期的心理咨询很有必要。虽然很多患者和家属可能对精神科就诊存在抗拒心理,但是对部分抑郁症及焦虑症患者进行药物治疗非常重要,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,利于青光眼的治疗。
青光眼是一种身心相关性疾病,患者在应用药物及手术针对性治疗青光眼问题的同时,也应关注心理健康问题,必要时给予相应的心理干预治疗,保持身心愉悦、病情稳定,提高生活质量。